2025年9月5日,我國首部8K拍攝太空電影《窗外是藍星》正式上映。影片按照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空間站對接、太空生活、出艙作業、返回地球敘事路徑展開,用航天員第一視角帶領觀眾沈浸式體驗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駐留六個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況。
該片打破航天科技報道套路,創新太空文藝宣傳模式,讓觀眾在鮮為人知的太空生活和工作細節中自然而然接受航天知識,享受浩瀚宇宙和壯美藍星視覺盛宴,同時側面體現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和成果。除此之外,航天員細膩的情感聯結充滿了獨特宇宙哲思張力,將電影主題升華至藍星和宇宙、渺小人類、星際旅行等維度。
當電影鏡頭定格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沖破層層雲霄,宇宙天際凝視給人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很小,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巨大。
首次以壯美藍星形象示人,無意間反襯人類種族渺小。我們與宇宙距離浩渺,種族未來如何發展,不禁令人沈思。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順利對接。三名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駐留六個月的生活便正式開啟了。
航天員在失重環境中如何行走、進食、洗漱、理發以及睡覺等,這些平常小事在太空中都需要大家格外認真對待;
航天員長期處於封閉、噪雜、狹小、孤獨太空環境中必須防範心理疾病;
航天員長期處於失重狀態必須每天進行體能訓練,保證良好身體素質才能應對復雜工作任務;
航天員每天都要檢查和維護空間站設備,保持空間站正常運行,完成太空科研實驗;
三名航天員相互協作圓滿完成出艙作業。王亞平成為中國航天史上第一位出艙作業的女航天員。他們激動相擁慶祝。
前述太空生活和工作的具象,嚴謹、不易、甘於付出、勇於探索。
空間站舷窗外是浩瀚宇宙和蔚藍星球,還有夜幕下星河般璀璨的城市燈光與人間煙火。山川、河流、海洋、沙漠、雲系等等,我們熟悉的藍星家園紋理。
這麽近又那麽遠。
如果地球哪天不再是我們獨有的生存空間,我們會怎樣塑造和聯結這個情感母體?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獨具特色的中國式太空美學怎會少了「宇宙級浪漫」。
三名航天員與萬裏之遙的家人天地通話是家常,更是情感紐帶。
三名航天員天宮授課是科普教育,更是勇於探索逐夢精神的薪火傳承。
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換新衣、貼春聯、過春節,向全國人民拜年是中華傳統文化,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在太空領域家園的延伸和構建。
正應那句「窗外是藍星,窗內是中國心」。
王亞平無法為女兒摘星星。
她對女兒說:「只要你擡頭看看漫天繁星,其中有一顆最亮的就是中國空間站。我會從你的目光中飛過,媽媽會變成一顆星星陪伴著你」。
當我們凝視那片星空。大家看到的不僅是個人情感,更是國家榮耀和人類共同夢想。
「人類終有一天要離開地球」。
中國人從神舟一號到影片中的神舟十三號,再到如今的神舟二十號,我們一直都在接續探索無垠宇宙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