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他覺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內卷與躺平。

切身感受,我也有些焦慮。

一方面,競爭自古存在,面對刻意惡性競爭,我們應該如何規避與選擇適合自身的生存之道。比如項目成本要十萬,競爭對手決算報價僅為五萬;本科學歷便可勝任的工作,眾多研博之士前來競聘;職員工作八小時正常時間下班,奮鬥逼強行無償加班四小時以示忠誠;你的孩子報讀五個培訓班,我的孩子必須報讀六個培訓班。你的目標是清華大學,我的目標必是北京大學;工作問題需要法律法規與配套機製解決,教育問題需要我們擁有不被外界影響的獨立思想,選擇適合自身家庭條件的發展道路去釋懷。不可否認,我們處於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獨善其身很難,心之不為所動更難。隨著年齡日益增長,我們對工作的不安全感愈發強烈,難以避免。

另一方面,躺平是一種個人生活取態,一種面對迷茫未來的精神自嘲,無對無錯,我們很少提及產生躺平的根本原因,躺平背後的房產、教育、醫療,令我們日常生活充滿了各種不確定,現今我們沒有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精神方面的低欲選擇可能是大家最容易付諸實踐的唯一出路。畢竟躺下舒服,奮鬥艱難痛苦。我時常在想,人生應該選擇一種怎樣的精神狀態。積極正向,還是低欲無為?我個人傾向前者,然而努力奮鬥有時亦令人迷茫異常,工作面臨瓶頸,收入得不到提升,年長被企業拋棄的不安全感與日俱增,更甚至家庭生活長期面臨的高度精神孤獨,我要如何保持一種人生積極的使命感?偶爾我也想過跨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如果沒有突破,宏觀生命縱視無疑也是一場大型平躺。或許有人說,我們對於個人得失太過急躁與斤斤計較,沒有水滴石穿、愚公移山之毅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人生奮鬥在於欣賞拼搏過程的風景,我們要有能夠接受拼搏期望往往事與願違的結果,而非站在終點看起點,只要目的,人生卻從未出發,認真去做一件事情。又或許我們應該平和接受世上大部分人此生非常普通。

我經常深夜捫心自問,也曾為虛度光陰悔恨與自責。此無關他人眼光,近乎一種人生使命。我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我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我是否為之付諸努力?我是否終日渾渾噩噩?我是否為此每日達到卓越?生命應該綻放什麽色彩,個人應該為社會做出什麽貢獻和價值?

近日,我再次閱讀“劉秀祥帶瘋娘求學”新聞事跡,體會截然不同,一時淚如泉湧。命運多舛,他沒有報怨生活的責難與上天的不公,不畏艱難的人生驚人壯舉令人難以不為之動容,我不感謝生命的苦難,我感動他選擇讓生命堅韌,並且他完美的做到了,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靈魂高度共鳴。我們亦有夢想,為何總是難以實現?不事實求是,好高騖遠,做少言多,輕視日積月累之功,貪慕虛榮,渴望投機尋求捷徑,難耐寂寞,心性善變,埋怨現實,空嘆渺小,不問已因等等。我應該盡快摒棄諸類小情緒,像阿甘一樣沈默奔跑,佛法修行倡導放棄語言,只因鴻鵠壯誌、雄辯之語輕浮,知行合一,自覺才會他覺。

1 comment / Add your comment belo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