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七時,隔壁房間隱約作響。嶽母好像在責備兒子尿床,聲音略顯焦急又不太像。
我本想繼續小睡。嶽母在門外叫道:“坤坤流鼻血了。妳快起來看看。”
待我起床。兒子已在盥洗臺雙手高舉抵抗穿衣,熱淚眼憐博人同情。
蠻牛脾氣。我連忙上前安慰他。壹切恢復如常,只是盥洗臺點滴鮮紅血跡令人有些擔心。
嶽母:“有點熱重,乖孫別挖鼻孔。”
兒子臉蛋通紅,神氣焦躁。我不通醫理亦無法判斷病因。通勤路上,我反復查對了同類表征下的幾種疾病,綜合兒子近期感冒,推斷可能是鼻粘膜幹燥,上火所致。或許,這也算壹種心理追認與自我安慰。
地下鐵飛馳,同樣的情景忽然壹閃而過。
去年,坤坤流鼻血的時候也是早晨,同樣身患感冒。不同的是,母親慌裏慌張的處理,至今還令人心有余悸。母親匆匆忙忙叮叮當當帶坤坤沖進洗手間。坤坤哭鬧特別大聲,母親壹邊為他止血,壹邊責怪他不聽話穿衣。母親見我和父親還在奢睡,潑口大罵。待我起床,盥洗臺已染滿血跡,坤坤看上去也不安寧。壹家人雞飛狗跳。
同樣的事,不同的處理結果。我想到了很多。我能體諒與理解母親處理孫兒突發情況的心緒混亂(我哥哥去世留下了心理陰影,母親對待流血等疾病表征特別敏感)。同時,我也看見嶽母與母親處於同等文化層次的不同處事方式,壹個冷靜、壹個焦躁,排除母親受心理陰影影響,或許科學認知才不會讓人盲目恐懼,見多識廣,行萬裏路對於人的成長也極為重要;我也看見不同處事方式影響兒子的不同情緒表達,前者冷靜堅強、後者脆弱哭泣。
他像行航的帆,風在塑造。
我們很難忽視原生家庭對於壹個人成長的影響。大到社會周邊、小至家庭學校。猶記自己高中六時點燈晨讀,小試發揮失常,老師蔑我貪玩不思進取,父輕信其言,夫正值年輕氣盛未解心態折墮,至今銘恨於心多年,無感不勤於治學之師者;母強父弱的家庭結構導致我青年時期言行怯懦,孩兒出生置於溫箱,吾竟羞言報名探視,妻處月子動怒,爾後甚恐其落下病根;我也常因小事思緒繁亂、喋喋不休,不為天地英雄之所為。諸如此類性格,我克服多年仍未根除。時值東西城鄉文化融合沖擊之時代,城市與農村對待禮儀、孝道、情感的取態,皆因經濟條件與環境不同而解讀各異。家庭矛盾沖突加劇的可能性增大,情感層次更加豐富。比如城市人口偏向個體獨立,農村人口則趨向家庭整體。城鄉人口配對組成的家庭,城市人口側偏向新的家庭經濟獨立,農村人口側趨向大家庭(新家庭與父母家庭),故兩方必然會在言行方面產生壹些難以調和的價值觀念拉扯,如若不能深刻理解家庭成員各個向度的思想價值,從中吸取教訓,必將產生難以釋懷的情感溝壑等待填補。如何讓復雜的動態環境變成孩子健康成長的溫柔背景,家庭教育或將更有意義。
記壹次,坤坤在校午睡嘔吐,老師家訪反饋食量過多。兒子辯解並非如此,我教育的話鋒立即轉為寬慰的信任,他黯淡的眼神仿佛有了光。總之,兒子是壹個極度敏感的人。從他很多時候的表情言語反饋,我知道他能夠輕易感受到成年人的情緒變化:快樂或者悲傷;他喜歡專註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打擾,他非常在意外界給予的正負評價,比如他想完美拼接壹件玩具、他想得到武術老師的表揚。我們則需要同理心,洞察關於家庭也關於他的壹切,引導他接納自己,將外界誤貼予他的所有情緒化、冷酷、焦慮等標簽壹壹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