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同城集團群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O一一年十一月廿二日 王宜楷)
二O一O年冬,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廣元同城結伴俱樂部,幸運的是那時正值聖誕,故我也就趕上了當年的聖誕聚會。那晚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聚會由唐嘉濤負責主持,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聚會尾聲俱樂部還進行了年度總結。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俱樂部很不錯,至少有一套明確的規章制度。從那以後,我更是參加了不少這樣的同城活動,但卻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俱樂部了,我想除了時過境遷、核心人員淡出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與健全的制度了。
參加別人的活動沒有興趣,業餘時間無處打發,人脈又需要拓展,基於這幾方面,後來,我與小也同志便開始創建屬於自己的群。說句公道話,小也同志在群的制度構建與宣傳上做了許多功課,雖然現在此群運作平穩,但它卻與我們起初的規劃與構想,相差甚遠,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以社團模式為發展目標的構想,從我們長期的摸索與瞭解來看,社團模式實則為一塊雞肋,外加申請模式的繁雜與資金籌備等問題,現在看來,此是行不通的。第二,群發展到一個固定的平衡的階段時,活躍成員偏少且趨於固定化,這就阻礙了群向更大規模的方向發展,這個瓶頸很難以突破。
昨晚,小也同志邀我茶話,這期間他向我提出並展示了集團群發展的新構想,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新構想是可行的,因為它不但突破了以單一群發展的局限,同時,也為群發展提供了更多更強的動力,這讓我們的很多問題都有了解決的方案。後來,小也同志又將集團群的想法告訴了同城的領導班子,他們也都一致認可。不過,他們也並不是沒有異議的,無畏同志就曾私下告訴我了一些他的疑慮,經過深思熟慮,我發現他的想法也並沒有錯,但這也並不意味集團群的發展沒有可行性,它只不過是集團群發展路上的一點小障礙,只要我們有堅強的領導核心與不屈的意志,我想這些也都是不足為懼的。那麼集團群的發展為什麼又是可行的?這就需要我們瞭解同城群的現狀,把握同城群的發展規律,全方位的去認識這種能適應事物發展規律的新機制。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關於廣元同城群發展的一些看法與建議。
廣元同城群的現狀
廣元作為一個三百萬人口的三線城市,線民數目有九十五萬,如果這其中再除去外地、主城區外、不知同城群與不參與同城群的線民人數,那麼剩下的同城網友且真正參與線下活動的人數也不會太多。
在我和小也同志的談話結束以後,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廣元本地的同城群號大概有八十多個,其中超級群二十個,有專人管理(組織活動)的群三十個。不過這也只是個概數而已,肯定還有很多群號未統計上。雖然同城群號眾多,但這其中卻有一些共質:第一、大規模、發展相對成熟的群較少,小規模或不成規模、發展層次低的群居多。第二、幾乎所有的群號都是以一種組織關係或向心話題建群,如:工作關係、同學關係、同城交友、興趣愛好等。
這就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階段同城的盤子還很小,發展相對固定且還未高度成熟。從側面意義上講,那就是我們有發展同城集團群的現實基礎與理論上的可行性,所以現階段能供我們發展成為同城集團的空間與潛在網友數是非常巨大的。
單一群發展模式
這種最為常見的群模式,也是現今為至最為固定的發展模式。只要大家的即時通訊能夠開群號,那麼誰都可以創建自己的群,誰都可以做做群管理,但如果你想要管理好一個群,讓大家覺得這個群很可愛很和諧,卻並非易事。我也加入了許多群,在群聊的過程中,我發現群與群也並非完全一樣,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較大的差別,在單一群發展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模式:一、無規章制度或者有稍微模糊的規章制度,群管理對於群發展較為放任自流。二、有嚴格的規章制度,群管理為群的發展與壯大作出過較大的努力,偶爾還會舉行一定的群友聚會。
第一類群的成員多為有相對穩定的組織關係或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不線下活動且相隔較遠的網友。如:工作關係、同學關係、網路遊戲、異地老鄉等,這類群發展層次低、或可能會萌發下線活動的想法,但實施難度太大,故僅能為一種虛擬聊天平臺罷了。
第二類群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同城交友群,完全有自己的強硬的制度與以交友為目的的群,比起放任自流的群發展模式,這類群可謂更進步,更有發展前景。現今規模龐大的廣元同城結伴群,我和小也同志單獨的群實踐,就深刻的證明了這一點,令人非常高興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滿足眾多群友的交友目的,但它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與弊病,這也正是我和小也同志多次商談與想要解決的原因。
單一群發展模式的問題與弊病
一、從廣元同城群數整體來看,同城群多而繁雜,未系統整合,尚未出現統一的網路協會,不成規模,缺乏一種合理的商業機制。如統計之中,單身派對群有八個,同城交友群十五個,兩者出現重合區間,群資源未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群發展到相對穩定時期,隨著群宣傳廣告的日益減少,新成員偏少,群聊成員趨於固定化,群得不到更大規模發展。而對於較大的群,五百群成員的上限,又阻礙了其發展(吸納人數與發展交友)。
三、多數群未嚴格細化,無發展定位,群向心力與吸引力日益降低,缺少獎懲機制,無法再協調群組織間的利益關係,群成員通過互相深入瞭解,發現沒有可交之友朋,日益淡出,群環境日漸冷清。
四、群自身缺陷,同時線上聊天人數最多容納五至六人,人數多則聊天介面混亂不堪,一個聊天群最多能吸引和發展三十位群友(參與線上聊天、平時活動),這基本上也是一個飽和人數。
同城集團群發展模式
當我聽完小也同志提出的同城集團群的構想時,心中的疑慮就立即打消了,因為這種創新的機制是具有可行的,同時,它也在理论上突破了諸多被我們認為是瓶頸的困難。
從性質上講:
集團群是以一個總群,多個子群組成的集團,總群與子群处于并列关系,同时,总群在形式上又具有领导性质,群規章制度、事務均由集團管理開會,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決定,集團群內部資源分享。
而比起單一的群發展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
從同城群總體面講
廣元同城集團群將會以自身最大的優勢整合與基本襲斷廣元同城群市場,促進廣元同城群共同發展,從而為引入合理的商業機制打下基礎。
從管理機制講
廣元同城集團群規章制度、事務均由集團管理開會,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決定,科學民主決議。日常機制,總群領導,屬群各自管理,互不干涉,
從群發展講
有助于打造同城群品牌与扩大影响力,以廣元同城集團總群為源,不斷為集團子群注入新成員,避免子群擔憂成員流失。合理科學細化子群功能,以興趣愛好、專業目的分類(遊戲、聊天、交友等),鞏固同城成員,激發積極性,從而保持群活力。
從群成員個體講
廣元同城集團群資源分享,減少群管理負擔(日常管理與活動),同時,也促使群成員交友目的達成。
我們的經驗和理論可以說都具備了,接下來的事就是怎樣著手,這個問題看似簡單,落實卻是很難得。爲了能夠立竿見影,迅速實施我們的構想,小也同志先後邀請我和無畏、老魏進行了四次茶話會,目的只有壹個,那就是作通他們思想工作。最終,同城群的領導班子達成共識,決定舉行壹次擴大會議,這次會議主要是解決兩個問題,第壹、是否同意共同發展廣元同城集團。第二、就現今同城群的改組與子群的具體細節進行商議討論。當然,第壹個問題解決好了,後面的問題才能放在台面上商談。幸運的是這次會議進行得還算順利,大家對共同打造同城集團這個總的構想是沒有異議的,只是在同城的改組問題上有很大的出入,不過還是民主決議解決了。
雖然會議很成功,但會後,我還是覺得這只是表面上的,還有更多的問題,我們未觸及到,也未解決好。下面我就來談談具體的幾個問題:
第壹、領導核心。壹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對事物發展的成功至關重要,通過這次擴大會議,我發現我們這套領導班子的三點不足:①領導班子部分成員認識能力較差,對廣元同城集團的發展運作機制竟然理解不透,甚至還有人不懂。②領導班子成員缺乏統壹認識,無法凝聚共識,在諸多問題上出現分歧且無法協調。③領導班子成員太少,願意付出不爲私已的優秀人才匮乏。
第二、過于強調同城集團群這個虛擬的架構的約束力。小也同志前期壹直對壟斷同城群信心十足,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不妥的,並提出了三點異議:①群號可以自建,壟斷言過其實。②無法完全排斥子群的功能重疊。③群對群成員個體並不存在任何約束力。
第三、同城群始終不願觸及改組,害怕因此而衰落。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就致使廣元同城集團群的構想很難落實。
此後,雖我壹再堅持多作他們的思想工作,盡可能與同城群合作,加緊落實工作,但小也同志毅然決定放棄與其合作,另外摸索其他的路徑,他向我提出由子群發展總群的模式:壹、自身發展子群,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做起。二、在發展自身群的同時,對外聯絡壹些有志之士,與我們合作,共同發展。如:群更名。但這其中存在的諸多阻礙,我認爲這是無法克服的,其壹、周期太長,核心領導人員遲早都會離開,無暇于此。其二、對合作群的無約束力,可行性較低。
壹路走來,看來,還是以社團模式為發展目標的構想得好,至少還有壹塊雞肋可食吧。